永辉超市近期公布的2024年度财务报告显示,这家沪市上市公司(股票代码:601933)在尝试学习胖东来模式后,业绩依然面临严峻挑战。数据显示,去年全年,永辉超市实现营收675.74亿元,同比减少了14.07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则亏损14.65亿元,与上一年度相比,亏损额增加了1.36亿元。
回顾过去四年,永辉超市的财务状况令人担忧。从2021年至2024年,公司连续四年亏损,累计亏损额高达95亿元。鉴于这一持续恶化的盈利状况,永辉超市在2024年度的利润分配方案中表示,将不进行现金股利的分配,同时也不实施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股本在内的其他任何形式的分配。
永辉超市指出,2024年营收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零售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。为了应对这一挑战,公司主动进行了大规模的门店优化,并进行了战略和经营模式的转型。虽然截至2024年底,公司成功完成了31家门店的调整和改造,这些门店在调整后迅速吸引了大量客流并提升了销售额,但由于这些调整主要集中在下半年,且门店数量占比相对较小,因此对全年收入的整体影响有限。与此同时,公司在优化过程中关闭了232家业绩不佳的门店,这一举措直接导致了全年收入的下滑。
对于亏损额的增加,永辉超市解释称,零售行业的激烈竞争给门店销售带来了巨大压力。在战略和经营模式转型的过程中,公司不仅收入下降,还在门店调整中主动优化了商品结构和采购模式。在淘汰旧品、引入新品的过程中,公司采取了裸价销售和加强后台控制的策略,这一过程中公司整体毛利率在短期内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。公司对长期亏损或即将关闭的门店相关资产计提了2.08亿元的减值准备。
进入2025年,永辉超市的业绩并未出现明显改善。根据公司最新发布的财报,今年一季度,公司实现营收174.79亿元,同比减少19.32%;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.48亿元,同比大幅下滑79.96%。
永辉超市透露,一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毛利率较去年同期下降了1.35个百分点。公司持有的Advantagesolutions股票本期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-1.72亿元,与上年同期的0.77亿元相比,减少了2.49亿元的利润。
除了业绩不振,永辉超市在产品和服务方面也面临诸多投诉。根据黑猫投诉平台的数据,与永辉超市相关的投诉高达5000多条,内容主要涉及出售过期食品、线上线下售价差异过大以及蔬菜缺斤少两等问题。据长城网报道,永辉超市在重庆的一家门店近日因“反向抹零”操作引发消费者不满,且这一现象在其他多家门店也普遍存在。例如,某产品标价11.55元,但永辉超市实际收取顾客11.6元。对此,永辉超市回应称,由于分币实际流通困难,门店按照行业惯例采用了积零换整的规则,但未明确公示,导致顾客产生误解。
在二级市场上,永辉超市的股价表现也不尽如人意。自年初以来,公司股价跌幅已达14.20%。截至最近一个交易日收盘,永辉超市股价下跌3.20%,报5.44元/股,总市值为493.7亿元。